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串联液体连接管,包括输液连接管本体和防护腔体,防护腔体的底部与输液连接管本体连通,防护腔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串联接头,串联接头的底部贯穿防护腔体并连通有串联导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取下防尘密封盖,使串联接头的顶部与外界药液连接,药液通过串联接头传输至串联导管的内腔,当药液经过过滤腔体时,通过熔喷无纺布对药液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避免颗粒进入人体对人体进行损害,通过静电过滤棉对药液中的二氧化碳进行过滤,从而对药液进行过滤,解决了现有的输液连接管由于在输液时不能很好的对药液进行过滤,导致颗粒和二氧化碳容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伤害从而威胁了人身安全的问题。
公开号:CN214331832U
申请号:CN202120324041.1U
申请日:2021-02-04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荀洁
申请人: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IPC主号:F16L41-03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串联液体连接管。
[n0002]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而输液连接管是一种用于静脉输液的一次性医疗耗材,输液连接管在连接输液时,药液中容易混入颗粒和二氧化碳,且输液管在输液时一次只可以对一种药液进行输送,现有的输液连接管由于在输液时不能很好的对药液进行过滤,导致颗粒和二氧化碳容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伤害,且不能同时对多种药液进行传输,从而威胁了人的人身安全且降低了输液连接管实用效率。
[n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串联液体连接管,具备便于过滤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输液连接管由于在输液时不能很好的对药液进行过滤,导致颗粒和二氧化碳容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伤害,且不能同时对多种药液进行传输,从而威胁了人的人身安全且降低了输液连接管实用效率的问题。
[n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串联液体连接管,包括输液连接管本体和防护腔体,所述防护腔体的底部与输液连接管本体连通,所述防护腔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串联接头,所述串联接头的底部贯穿防护腔体并连通有串联导管,所述串联导管的底部与输液连接管本体连通,所述串联导管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腔体,所述过滤腔体内腔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熔喷无纺布,所述过滤腔体内腔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静电过滤棉,所述静电过滤棉的顶部与熔喷无纺布的底部固定连接。
[n0005] 优选的,所述防护腔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限位支撑板,所述串联导管的一端贯穿限位支撑板并与限位支撑板的内腔固定连接。
[n0006] 优选的,所述串联接头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尘密封盖。
[n0007] 优选的,所述串联接头与防护腔体的贯穿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防护腔体与输液连接管本体的连通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
[n0008] 优选的,所述串联接头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串联接头均匀的排列于防护腔体的顶部。
[n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n0010] 1、本实用新型通过取下防尘密封盖,使串联接头的顶部与外界药液连接,当需要同时输送多种药液时,通过三个串联接头即可同时进行输送多种药液,药液通过串联接头传输至串联导管的内腔,当药液经过过滤腔体时,通过熔喷无纺布对药液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避免颗粒进入人体对人体进行损害,通过静电过滤棉对药液中的二氧化碳进行过滤,药液过滤后通过串联导管传输至输液连接管本体的内腔,通过输液连接管本体将药液传输至人体从而完成输液,解决了现有的输液连接管由于在输液时不能很好的对药液进行过滤,导致颗粒和二氧化碳容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伤害,且不能同时对多种药液进行传输,从而威胁了人的人身安全且降低了输液连接管实用效率的问题。
[n0011]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支撑板,起到了对串联导管限位的效果,通过设置防尘密封盖,起到了对串联接头密封防菌的效果,避免出现灰尘通过串联接头进入串联导管内腔的情况,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起到了密封的效果,避免药液泄露的情况,通过设置三个串联接头,起到了方便同时输送多种药液的效果。
[n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n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n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腔体结构示意图。
[n0015] 图中:1、输液连接管本体;2、防护腔体;3、串联接头;4、串联导管;5、限位支撑板;6、过滤腔体;7、第一密封圈;8、第二密封圈;9、防尘密封盖;10、熔喷无纺布;11、静电过滤棉。
[n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17] 本实用新型的输液连接管本体1、防护腔体2、串联接头3、串联导管4、限位支撑板5、过滤腔体6、第一密封圈7、第二密封圈8、防尘密封盖9、熔喷无纺布10和静电过滤棉1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n0018] 请参阅图1-3,一种串联液体连接管,包括输液连接管本体1和防护腔体2,防护腔体2的底部与输液连接管本体1连通,防护腔体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串联接头3,串联接头3的底部贯穿防护腔体2并连通有串联导管4,串联导管4的底部与输液连接管本体1连通,串联导管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腔体6,过滤腔体6内腔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熔喷无纺布10,过滤腔体6内腔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静电过滤棉11,静电过滤棉11的顶部与熔喷无纺布10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取下防尘密封盖9,使串联接头3的顶部与外界药液连接,当需要同时输送多种药液时,通过三个串联接头3即可同时进行输送多种药液,药液通过串联接头3传输至串联导管4的内腔,当药液经过过滤腔体6时,通过熔喷无纺布10对药液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避免颗粒进入人体对人体进行损害,通过静电过滤棉11对药液中的二氧化碳进行过滤,药液过滤后通过串联导管4传输至输液连接管本体1的内腔,通过输液连接管本体1将药液传输至人体从而完成输液,解决了现有的输液连接管由于在输液时不能很好的对药液进行过滤,导致颗粒和二氧化碳容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伤害,且不能同时对多种药液进行传输,从而威胁了人的人身安全且降低了输液连接管实用效率的问题。
[n0019]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防护腔体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限位支撑板5,串联导管4的一端贯穿限位支撑板5并与限位支撑板5的内腔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限位支撑板5,起到了对串联导管4限位的效果。
[n0020]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串联接头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尘密封盖9,通过设置防尘密封盖9,起到了对串联接头3密封防菌的效果,避免出现灰尘通过串联接头3进入串联导管4内腔的情况。
[n0021]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串联接头3与防护腔体2的贯穿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7,防护腔体2与输液连接管本体1的连通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8,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7和第二密封圈8,均起到了密封的效果,避免药液泄露的情况。
[n0022]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串联接头3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串联接头3均匀的排列于防护腔体2的顶部,通过设置三个串联接头3,起到了方便同时输送多种药液的效果。
[n0023] 使用时,通过取下防尘密封盖9,使串联接头3的顶部与外界药液连接,当需要同时输送多种药液时,通过三个串联接头3即可同时进行输送多种药液,药液通过串联接头3传输至串联导管4的内腔,当药液经过过滤腔体6时,通过熔喷无纺布10对药液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避免颗粒进入人体对人体进行损害,通过静电过滤棉11对药液中的二氧化碳进行过滤,药液过滤后通过串联导管4传输至输液连接管本体1的内腔,通过输液连接管本体1将药液传输至人体从而完成输液,解决了现有的输液连接管由于在输液时不能很好的对药液进行过滤,导致颗粒和二氧化碳容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伤害,且不能同时对多种药液进行传输,从而威胁了人的人身安全且降低了输液连接管实用效率的问题。
[n0024]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申请文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申请文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n002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n002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5)
[0001] 1.一种串联液体连接管,包括输液连接管本体(1)和防护腔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腔体(2)的底部与输液连接管本体(1)连通,所述防护腔体(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串联接头(3),所述串联接头(3)的底部贯穿防护腔体(2)并连通有串联导管(4),所述串联导管(4)的底部与输液连接管本体(1)连通,所述串联导管(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腔体(6),所述过滤腔体(6)内腔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熔喷无纺布(10),所述过滤腔体(6)内腔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静电过滤棉(11),所述静电过滤棉(11)的顶部与熔喷无纺布(10)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联液体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腔体(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限位支撑板(5),所述串联导管(4)的一端贯穿限位支撑板(5)并与限位支撑板(5)的内腔固定连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联液体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接头(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尘密封盖(9)。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联液体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接头(3)与防护腔体(2)的贯穿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7),所述防护腔体(2)与输液连接管本体(1)的连通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8)。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联液体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接头(3)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串联接头(3)均匀的排列于防护腔体(2)的顶部。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1832U|2021-10-01|一种串联液体连接管
CN200957231Y|2007-10-10|多功能医用过滤器
CN106237434A|2016-12-21|自动输液器
CN205019508U|2016-02-10|具有报警装置的输液器
CN212854243U|2021-04-02|一种护理用输液防回血装置
CN205360140U|2016-07-06|一种医用智能监控站
CN205796151U|2016-12-14|一种远程报警的微量注射泵
CN205569410U|2016-09-14|一种全自动血液透析装置
CN211798055U|2020-10-30|一种输液器自动排气装置
CN209884910U|2020-01-03|一种急诊专用输液管
CN109621067B|2021-04-06|一种基于计算机智能监测药剂注入系统
CN213252571U|2021-05-25|一种无针加药件
CN212699908U|2021-03-16|一种输液器
CN207323797U|2018-05-08|一种非pvc高分子复合膜一次性静脉输液器节液瓶塞穿刺设备
CN113144340A|2021-07-23|人工智能输液器
CN210447768U|2020-05-05|一种输液器
CN210992284U|2020-07-14|一种医疗吊瓶输液监测装置
CN212141035U|2020-12-15|一种改进型的神经外科引流装置
CN211383138U|2020-09-01|一种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
CN213347193U|2021-06-04|一种智能全闭环输液监测装置
CN110124134B|2021-11-26|一种腹水超滤浓缩治疗仪
CN206642174U|2017-11-17|一种医用输液数据监控系统
CN209967255U|2020-01-21|一种单向流动的静脉输液辅助装置
CN209378119U|2019-09-13|一次性密闭式回输消化液装置
CN210813489U|2020-06-23|一种带有过滤功能的三通接头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324041.1U|CN214331832U|2021-02-04|2021-02-04|一种串联液体连接管|CN202120324041.1U| CN214331832U|2021-02-04|2021-02-04|一种串联液体连接管|
[返回顶部]